玉門油田妙招“降”稠油
來源:電力資訊 日期:2016-10-27
“長205井自2011年3月26日采用摻稀降黏技術后,油井持續生產,截至目前,已累計產油8434噸。”10月18日,玉門油田酒東采油廠開發技術科工程師常菁鉉說道。
酒東油田屬于高壓復雜斷塊油藏,各斷塊間原油性質差異較大,因而油田開發及管理難度也較大。為了加快產能建設,2009年,油田在酒東油田長2區塊南部部署鉆探了長205井。根據油氣資料顯示,該井含油面積1.5平方公里,地質儲量83.17萬噸,可采儲量高達13.97萬噸。但在2010年8月試油放噴時發現,該區塊原油特性為稠油,長205井因黏度大無法生產,隨后該井一直停產。
近14萬噸稠油儲量如何才能動用?酒東油田開發技術人員非常著急。他們經過原油物性研究發現,長205井原油黏度在65攝氏度時都高達63000毫帕·秒,根本不具流動性,而且密度達0.969克/立方厘米。我國對黏度大于50毫帕·秒的原油即定義為稠油,而長205井原油黏度在65攝氏度的較高溫度下,黏度高出普通稠油幾個數量級,開發難度不言而喻。
面對常規采油工藝無法開采的情況,酒東采油廠開發技術人員積極配套應用稠油開采工藝,編制切實可行的稠油開采方案。由于儲層埋藏深及黏度非常高,酒東長205井并不適用于目前國內稠油開采通常采用的蒸汽吞吐、蒸汽驅、火燒油層等工藝技術。而兄弟單位青西油田稠油井柳5X井,其原油黏度65攝氏度時1500毫帕·秒,采用的是摻稀機械采油方式生產,雖然其物性好于酒東,但開采方式值得借鑒。反復驗證與優選后,他們最終確定采用適合酒東稠油開采的深層稠油井筒摻稀油降黏技術。通過往套管反循環注入高溫輕質原油,以實現油井降黏后的自噴生產。
經過反復實驗,該采油廠開發技術人員最終確定了稠油與摻入稀油最佳、最少的體積比例為2∶1,摻稀用的原油選自鄰井長2-4井。同時他們通過優化管柱結構、降低管內阻力、優化生產制度,有效控制了關鍵技術參數。
摻稀降黏技術及措施的成功運用,使得長205井原油由摻稀前的無法流動及無法生產,變為摻稀后自噴生產至2014年5月,隨著地層能量的逐步下降,這個廠技術人員又將舉升方式改為有桿泵機械采油,保持了油井的正常生產,取得經濟效益高達1500多萬元。今年,開發過程中酒東油田高壓低滲的特點逐漸顯現,長205井連續生產時液面恢復較慢,往往“出工多,出油少”,該采油廠開發技術人員將生產制度調整為科學間開,在降低能耗的同時,又使得該井產量較連續轉運生產時有所升高。更為重要的是,該井有效動用了酒東稠油區塊潛力,為類似稠油區塊的開發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及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