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以來,中國煤炭市場開始進入整體低迷,今年6月份更是加速下行,而這一局勢在8月初以來有所改善。
秦皇島海運煤炭網9月11日最新數據顯示,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536元/噸,降幅連續三周縮窄。而產地煤價格早已企穩,甚至部分地區出現小幅上漲。
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9月9日發布的第17期太原煤炭交易綜合價格指數為95.03點,較上期上漲0.32點,這是該指數連續下跌14期以來出現的“三連漲”。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內經濟的逐步回暖,國內動力煤市場有望在9月末10月初企穩。
四季度回穩概率較大
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分析人士指出,綜合價格指數“三連漲”,可以說整個市場開始呈現企穩回暖的態勢。從9月9日發布的第17期指數來看,增長主要得益于煉焦煤和噴吹煤的拉動,是一種結構性的拉動。綜合價格指數“三連漲”主要支撐也正在于此。
煉焦煤價格持續三周上漲有一定的市場必然性。上漲前期,煉焦煤價格水平處于近年來的歷史低位,部分企業已跌破成本線,企業漲價重回成本線在情理之中;下游產業需求有所好轉,鋼鐵企業補庫意愿有所增強。第17期指數顯示,當期山西省內部分焦煤大礦再次上調煉焦煤車板價,幅度在20元/噸至30元/噸,其中柳林焦煤價格為1090元/噸,較上期上漲了20元/噸。
“環渤海動力煤指數雖仍在下行通道,但降幅卻在不斷收窄,從產地到港口價格傳遞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港口價格受部分大企業降價促銷影響比較大,此外,港口煤價繼續保持小幅回落還有可能是在為動力煤期貨上市做一些準備。” 金銀島分析師戴兵解釋說。
然而記者近日對河南、遼寧、內蒙古、山東等省區的煤炭企業采訪時發現,企業對下半年煤炭經濟運行走勢均表示不樂觀。
“由于煤炭市場運行的整體環境沒有得到根本改善,拉動煤炭需求的基本動力依然偏弱,未來國內煤炭市場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一位煤炭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下半年在國內煤炭生產能力充足、國民經濟運行中有效需求不足、煤炭庫存高企、凈進口煤依舊高位的情況下,煤炭供應寬松格局難以根本逆轉。”
戴兵認為,煤炭市場能否企穩取決于經濟形勢和下游行業運行態勢,目前煤炭下游行業基本沒有政策性的支撐,處于相對薄弱的運行態勢。預計到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有了政策性的支撐,煤炭市場將全面企穩。
“下半年市場形勢不會出現大的好轉跡象,但相對上半年,應當有所回穩。”安徽一位煤炭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煤炭價格短期內仍將處于下行探底階段,在成本以及煤炭企業受迫壓縮供應的支撐下,下行幅度有限,預計三季度筑底、四季度回穩的概率較大。但從長期來看,煤炭行業距離黎明前的曙光還很遙遠。”
煤企呼吁總量調控
山西省煤炭工業協會專家指出,就目前形勢來看,支持煤炭利好的強勁動力尚未出現,之前夏季用煤旺季,對煤炭市場的利好也非常有限,動力煤價格想要止跌企穩,不僅僅是單一的價格因素,需求的回暖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受市場需求、產能過剩和進口煤沖擊等多種因素影響,國內煤炭市場競爭激烈,為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各大煤炭企業輪番降價,引發無序競爭。
“省外傳統市場已被新的供應格局取代。”鄭煤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本次煤炭市場的整體表現已充分說明,目前煤炭企業的市場優勢已蕩然無存,單純依靠降價解決不了整個行業面臨的問題,應共同探討如何保持煤炭行業的健康發展。”該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當前,很多大型企業前幾年整合的礦井已進入產能集中釋放階段。因此,建議加強行業管控和市場調控,探索建立大企業之間的合作機制,同一區域、同一煤種保持市場份額的相對穩定,避免出現相互壓價、惡性競爭。
國內產能建設超前凸顯和進口煤增加,加劇國內煤炭市場供需矛盾。2013年煤炭產能可能達46.3億噸,將大幅超過需求(預計41.2億噸),這意味著,如果產能全部釋放,將約有5億噸的剩余。同時,因全球煤炭需求低迷,國際煤炭集中涌入中國,上半年累計進口1.6億噸,后期我國煤炭進口量將持續高速增長。
“供需過剩的格局不會改變,產能建設嚴重超前,進口規模持續增加,目前供需關系已由此前階段性、結構性、區域性過剩逐步轉變為絕對性過剩,而且這種絕對性過剩將會長期延續。”上述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從后期看,煤炭市場供需寬松將成為常態,大型煤炭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只能通過價格來擠出過剩產能,但考慮到目前煤炭價格水平及成本支撐因素,下半年國內煤價整體跌幅將逐步趨窄。
這位負責人建議,政府應加強煤炭產業宏觀調控,一是實施煤炭總量調控。科學測算煤炭開采規模,提高煤炭產業準入門檻,從嚴控制煤礦新建項目審批,合理資源開發和布局,努力保持產能的投放與需求的消耗保持相對同步,防止煤炭市場大起大落,避免“九五”時期的煤炭行業慘劇再度上演。二是放緩資源投放節奏。建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控制資源投放節奏,2015年前在全國范圍繼續暫停受理新的煤炭探礦權申請,從嚴控制新的煤礦采礦權申請,從源頭上防止我國的煤炭產能過剩,保障煤炭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從去年以來,中國煤炭市場開始進入整體低迷,今年6月份更是加速下行,而這一局勢在8月初以來有所改善。
秦皇島海運煤炭網9月11日最新數據顯示,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536元/噸,降幅連續三周縮窄。而產地煤價格早已企穩,甚至部分地區出現小幅上漲。
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9月9日發布的第17期太原煤炭交易綜合價格指數為95.03點,較上期上漲0.32點,這是該指數連續下跌14期以來出現的“三連漲”。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內經濟的逐步回暖,國內動力煤市場有望在9月末10月初企穩。
四季度回穩概率較大
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分析人士指出,綜合價格指數“三連漲”,可以說整個市場開始呈現企穩回暖的態勢。從9月9日發布的第17期指數來看,增長主要得益于煉焦煤和噴吹煤的拉動,是一種結構性的拉動。綜合價格指數“三連漲”主要支撐也正在于此。
煉焦煤價格持續三周上漲有一定的市場必然性。上漲前期,煉焦煤價格水平處于近年來的歷史低位,部分企業已跌破成本線,企業漲價重回成本線在情理之中;下游產業需求有所好轉,鋼鐵企業補庫意愿有所增強。第17期指數顯示,當期山西省內部分焦煤大礦再次上調煉焦煤車板價,幅度在20元/噸至30元/噸,其中柳林焦煤價格為1090元/噸,較上期上漲了20元/噸。
“環渤海動力煤指數雖仍在下行通道,但降幅卻在不斷收窄,從產地到港口價格傳遞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港口價格受部分大企業降價促銷影響比較大,此外,港口煤價繼續保持小幅回落還有可能是在為動力煤期貨上市做一些準備。” 金銀島分析師戴兵解釋說。
然而記者近日對河南、遼寧、內蒙古、山東等省區的煤炭企業采訪時發現,企業對下半年煤炭經濟運行走勢均表示不樂觀。
“由于煤炭市場運行的整體環境沒有得到根本改善,拉動煤炭需求的基本動力依然偏弱,未來國內煤炭市場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一位煤炭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下半年在國內煤炭生產能力充足、國民經濟運行中有效需求不足、煤炭庫存高企、凈進口煤依舊高位的情況下,煤炭供應寬松格局難以根本逆轉。”
戴兵認為,煤炭市場能否企穩取決于經濟形勢和下游行業運行態勢,目前煤炭下游行業基本沒有政策性的支撐,處于相對薄弱的運行態勢。預計到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有了政策性的支撐,煤炭市場將全面企穩。
“下半年市場形勢不會出現大的好轉跡象,但相對上半年,應當有所回穩。”安徽一位煤炭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煤炭價格短期內仍將處于下行探底階段,在成本以及煤炭企業受迫壓縮供應的支撐下,下行幅度有限,預計三季度筑底、四季度回穩的概率較大。但從長期來看,煤炭行業距離黎明前的曙光還很遙遠。”
煤企呼吁總量調控
山西省煤炭工業協會專家指出,就目前形勢來看,支持煤炭利好的強勁動力尚未出現,之前夏季用煤旺季,對煤炭市場的利好也非常有限,動力煤價格想要止跌企穩,不僅僅是單一的價格因素,需求的回暖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受市場需求、產能過剩和進口煤沖擊等多種因素影響,國內煤炭市場競爭激烈,為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各大煤炭企業輪番降價,引發無序競爭。
“省外傳統市場已被新的供應格局取代。”鄭煤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本次煤炭市場的整體表現已充分說明,目前煤炭企業的市場優勢已蕩然無存,單純依靠降價解決不了整個行業面臨的問題,應共同探討如何保持煤炭行業的健康發展。”該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當前,很多大型企業前幾年整合的礦井已進入產能集中釋放階段。因此,建議加強行業管控和市場調控,探索建立大企業之間的合作機制,同一區域、同一煤種保持市場份額的相對穩定,避免出現相互壓價、惡性競爭。
國內產能建設超前凸顯和進口煤增加,加劇國內煤炭市場供需矛盾。2013年煤炭產能可能達46.3億噸,將大幅超過需求(預計41.2億噸),這意味著,如果產能全部釋放,將約有5億噸的剩余。同時,因全球煤炭需求低迷,國際煤炭集中涌入中國,上半年累計進口1.6億噸,后期我國煤炭進口量將持續高速增長。
“供需過剩的格局不會改變,產能建設嚴重超前,進口規模持續增加,目前供需關系已由此前階段性、結構性、區域性過剩逐步轉變為絕對性過剩,而且這種絕對性過剩將會長期延續。”上述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從后期看,煤炭市場供需寬松將成為常態,大型煤炭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只能通過價格來擠出過剩產能,但考慮到目前煤炭價格水平及成本支撐因素,下半年國內煤價整體跌幅將逐步趨窄。
這位負責人建議,政府應加強煤炭產業宏觀調控,一是實施煤炭總量調控。科學測算煤炭開采規模,提高煤炭產業準入門檻,從嚴控制煤礦新建項目審批,合理資源開發和布局,努力保持產能的投放與需求的消耗保持相對同步,防止煤炭市場大起大落,避免“九五”時期的煤炭行業慘劇再度上演。二是放緩資源投放節奏。建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控制資源投放節奏,2015年前在全國范圍繼續暫停受理新的煤炭探礦權申請,從嚴控制新的煤礦采礦權申請,從源頭上防止我國的煤炭產能過剩,保障煤炭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在線交流: 1808868933 1803078983
Copyright © 2010-2018 ceod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9064054號-2 |